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4月5日,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由学校团委组织全院师生参与了清明节祭祖活动。活动于早晨8时20开始,以文明、高雅、有教育意义的方式过一个清明节,这也是每年的校园感恩活动之一,现场参与祭祖活动的师生2000余人。
在古乐声中,学校师生依次向祭台上的华夏先祖牌位净手上香、敬献鲜花、供果、诗朗诵。此次清明祭祖一方面通过这个活动来表达对家乡逝去亲人的哀思,另一方面倡导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的精神和遗志,让烈士的精神薪火相传,也让学生们铭记历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清明祭祖活动是学校感恩教育的重要环节,今年是学校第五年举行大型祭祖活动,旨在通过这种庄重的、情感的、道德意义上的仪式唤醒学生对祖先的追思和遥念,让学生体味幸福和动力是来源于我们的祖先,以达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的目的和意义。